查看原文
其他

董洪涛:在我学习中医时的几点体会

岐伯有道 2020-09-18


 点击上方"岐伯有道"可关注我们



文章来源/董洪涛


1971年生,山东威海人。《选择中医》作者。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,创建南宁选择中医工作室。2005年曾受邀到欧洲奥地利、意大利等国进行学术活动。

董洪涛



学中医诚然难,学精则更难。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,至少要确立“学精”这样一个奋斗目标,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。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?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,主要在于两点:一要认真读书。中医的书籍,用“汗牛充栋”来形容,尚嫌不够。读中医的书,不仅要读懂、弄通,而且要熟读、熟记,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。读中医的书,要善于融会贯通。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《黄帝内经》,中医的各科临床,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。


早临床,多临床,反复临床


这一条非常要紧。我读大学时,是先在课堂上读四年书,再开始临床实习(大四时曾有两个月的临床见习)。我认为,临床一定要早,若临床太晚,不利于医术提高。临床要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,否则,先在教室里呆坐几年,等到了临床,课堂学的东西都不记得了。


再者,只有从临床上才能体会到何为疾病,如何治病,中医如何取效,若不临床,以上都不过是想象,是闭门造车。我自己的体会,多多临床,大有裨益


我们可以从临床中学习。每个病人都是我们的老师,病人拿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交付给我们,这是对于我们的极大信任,千万别辜负了病人的信任。要从病人身上学习,病人的症状变化,病人叙述的病情资料,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医



读各家医案


读历代中医大家的医案,有如名师在侧,耳提面命,最有助于提高医术。医案不能滥读,要读适合于自己的。比如,若想提高伤寒水平,就读伤寒医家的医案;想提高温病水平,就读温病医家的医案;想提高针灸水平,就读针灸医家的医案。我向来重视读医案,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间所出版的几乎所有医案著述,方便随时翻阅。


我读医案的方法。读医案时不妨先读前半段的病情描述,然后自己分析,琢磨其病当辨为何证,需用何方,如何加减化裁,然后把自己的结果与原案对比,看自己差不哪里,为什么达不到原案的水平,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再努力。这样读医案,每读一篇,都能有所提高,多读多提高。若能坚持数年,广览诸家的数百医案,我相信,必可提高医术,兼可学得诸家的临证经验。


这个方法的要点是先找些好医案,比如叶氏的《临证指南医案》,多是先述病,后辨证,再有议论,列出方药,甚是方便我们学习。另外,亦可读《名医类案》或《古今医案按》,都是历代名医的临床精华。再者,今贤所编的医案亦复不少,有的洋洋洒洒上百万字,蔚为大观,亦颇可一读,随便翻翻也不错。


生活中用心


学习中医与学习西医不同,西医的知识全在课本上,中医却需从生活中多加体会。比如,四时如何变化、阴阳怎样升降,往往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出来。再如,为什么两广人会吃酸嘢?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体壮?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?等等,此类问题都可从中医里面找到答案。平时多观察,多思考,多总结,这也是学习中医。


我的新浪微博里有许多这样的思考,都是我自己从生活中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。这样的体会多了,中医水平必然上涨。


再者,中医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医院里才能实践的医学,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。学习中医,亦需从生活中体悟。中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,中医与我们的饮食住行息息相关。比如,食物皆有性味归经,平时所吃的食物,也多是中药;经络穴位在自己的身上,经常自己找寻按压一番,既可养生,亦有助于掌握中医。


复习,复习,再复习


温故可以知新,温故可以提高。复习的重要性说一百遍也不为过。年轻人往往喜欢猎奇而不喜欢复习,却不知复习的收获远远大于猎奇。经常复习曾经的所学,既可以巩固知识,更可以借此而触类旁通,可以引申出别的收获。


我自己的体会是,有些中医学科非常重要,不妨反复用功,比如,博士毕业后我经常把《方剂学》课本放在枕头边上,睡前随意翻读几页,坚持了数年,以至于方剂非常精熟,临床用之得心应手。


随着学业的进步,不同时期需复习的内容自也不同。但不管如何,重视复习,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,对于提高医术很有帮助



动笔


我一直主张学人要经常动笔,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用笔记下的知识方便随时复习;另一方面,动笔有助于思考,有助于提高。比如,当我创作一条新的微博时,我会反复思考,如何行文措辞,如何使语句流畅,如何使医理明白易懂,这样的思考过程,非常有助于提高。而且,若能每天都动笔创作,相信对于中医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,越来越广博。


动笔记什么呢?可以记每天的读书或临床收获,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,可以创作关于中医的文章,也可以抄录古人的名句,方法不一,但只要动笔就有助于提高医术,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。


刚开始可能有些困难,不知道写什么,这样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过。坚持下去,慢慢地就习惯了。正如我自己在数年前开始创作微博时,我就暗暗立志,一定要坚持下去,把自己每天的临床医案、读书体会、思考所得、旁闻道听的逸事都记录下来,若能积累成百万字,这将是我从事中医的宝贵财富。于是我就坚持了下来,日日不懈,至今蓦然回首,却已经创作了百万多字的微博了,当年的目标实现了!自己也感觉伴随着写作,医术提高地飞快。我有这样的体会,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,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方法。


重视经典


重视经典与兴趣无关。即使你对经典没有兴趣,也不要忽视经典,咬着牙,硬着头皮,也要学好经典。因为经典为古代圣贤之作,其中有大智慧,包涵了哲学、人文、医学、地理、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学问。简而论之,就中医来说,四大经典包括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以及《难经》,这是每一位中医人所必需学的。


重视经典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源自实践。实践出真知,中医的临床实践离不开经典,甚至可以说,每个思路,每条辨证,每张药方,都与经典密不可分。学好经典,即是踩在了前贤的肩膀上,站的高,看的远,临床疗效必然高。而忽视经典,有如有宝山而不入,不是盲人,就是傻子。


重视经典,就要学习经典。要不断地学,温故知新——这是我学习经典的方法,我自认为反复阅读经典非常有必要。


刚开始学经典时,不妨只看原文,不看注解,自己慢慢领会,能领会多少就领会多少,边读边记诵,边记诵边领会。


实在不明白的,再看前人的注释。读注释不能全信,也不能全怀疑,要有自己的眼光。若实在不会分辨,那就不妨先记住吧。多读几家不同的观点,自己体会,看哪家观点更合乎自己的心意。自己认可的观点,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;自己暂时不认可的,也不一定是错误的,随着读书、思考及临床阅历的增加,以前不认可的观点也许反而为认可了。


临床时要常想想经典,让自己的思想完全进入经典之中,有时心中一亮,豁然开朗,可于混乱的迷雾中领会出清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来。我自己的体会,经典的几乎每句话都能指导临床,之所以我们体会不出来,那是因为水平不够,或者,与临床结合地不够紧密。要想把经典用在临床上,并且左右逢源,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。


一分恭敬一分利益,一分辛苦一分甘甜。付出必然会有收获


随着自己医术的提高,对经典的理解也会提高。初时对经典的某句话可以理解地非常浅显,后来,临床渐多,思考渐深,对经典忽然有新的感悟,这种感悟即是提高。我认为,《素问》的前四篇要反复研读,这四篇东西最能引人深悟。初学中医要读,临床数十年之后还是要读,边读边思,边读边临床,每读一遍,对于中医理论的体悟就会深入一层。


当今社会文明在进步,中医也要跟着进步。进步不是抛弃中医,不是让中医西化,这不是真的进步,这是倒退!中医进步就是要抓住经典,越是紧抓经典,中医越能进步。


跟师


跟师,要跟明医,要跟大家。若师傅愿意愿意把自己的所学完整地教给学生,这是最好的老师。跟师的好处极多,可以当面学习,手把手地教;可以随时提问,督促着进步;可以方便地传承老师的学术思想;跟着老师学习,白天工作,晚上读书,就象古人学习中医一样,这样最有助于提高医术。


当然,跟师时,千万不要有疑必问。先自己看书或思考,并与同学交流,若实在找不出答案,再向师傅请教。我相信,每一位明师都喜欢勤奋好学,且态度恭敬的学生。有时,师傅的观点可能不合乎课本,或合乎主流,我认为当细心学习师傅的观点,自己在临床上体会。


勤奋好学,孜孜不倦


中医难学,因为中医涉及到方方面面,一个好的中医需要懂的东西非常多,不仅要精研汤药与针灸,还包括相学、文学、历史、天文学、西医学、中国传统哲学等等。因此,要求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努力进取,每天都要努力,每天都要读书。需知若一天不读书,即是一天浪费了光阴。别人都在进步,我们若不努力,就会倒退。


作为中医人,还要有吃苦的准备,要有一辈子努力的准备。读不完的书,干不完的临床,永远也不会到达顶点的攀登,会一直伴随我们一生。与其痛苦,不如享受,享受读书的快乐,享受临床的快乐,享受努力的快乐。享受的过程,亦是进步的过程。因为快乐,我们更努力;因为努力,我们更进步;因为进步,我们更快乐。


这些只是我自己的学习中医体会,不一定合乎每个人,读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学医体会分享出来。我们都要进步,我也愿意与读者一起努力。



对中医学略有粗浅认识


1、中国医学确实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,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,还没有被我们所掌握,特别是其中高超的理论,更没有被我们所认识,所以要虚心学习而万不可浅尝辄止和武断、臆测。


2、做医生要边读书,边临床,临床不能脱离读书,读书必须结合临床。光读书只有空洞的理论,光看病只有狭隘的经验,都无裨于提高自己,发展学术。


3、要开拓思想,既要精研中医学,也要读西医书,懂现代医学,还要多读现代基础科学和边缘科学的书籍。古代的文、史、哲也要有较好的基础。


4、中药的作用也是非常深奥的,不要用目前西医理论生搬硬套,例如发热、炎症、不要局限于清热解毒,辛温药甚至补益药也可能有消炎或者更重要的作用。同时也要打破中医学中一些人为的“清规戒律”。对目前中药质量,必须迅予改正和提高,否则,正确的处方也难奏良好的疗效。我们要在中医药学原有基础上深入发掘,有所创新突破。


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,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,可以得知八九,也是这个意思。现在有些人说中医得不好,其实也是一种媚外,是一种盲从。请这些人先去了解一下中医再去评论,不要被别人欠着鼻子走,没有逐渐地认识最可悲的。中医是深奥的,不要因为不懂就拒绝她。望闻问切,是多么的经典!针灸是多么的神气!把脉是多么的博大精深!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,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。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,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,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,苦读了数年,出口成章,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,临床时,边都摸不着,开口动手便错,进而怀疑经典,怀疑中医。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,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,破除中医迷信,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,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。唯其如此,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,才能发扬光大。
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,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, 中医知识, 国学传统文化,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,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...


快去关注吧,还等什么呢?!

如何关注

长按二维码,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即可一键关注。

②复制“微信号ID”,在“添加朋友”中粘贴搜索关注。


王凤仪思想

wangfengyi88
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
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, 家庭教育,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


岐伯有道

yidaoyiruchan
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
学习中医, 道学, 儒学, 易学,  佛学, 可以加jrbchk, 拉您到中医微信群


圣贤治要

daodeism
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
圣贤治世精要, 国学传统文化,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, 历史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